2024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《医学免疫学》考试概要由医考网的记者为大伙搜集整理,各位考生可参考复习:
单元 | 细目 | 要素 |
1、绪论 | 基本定义 | (1)免疫的概念及免疫系统的组成 |
(2)免疫防御的基本种类 | ||
(3)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 | ||
2、抗原 | 1.基本定义 | (1)抗原及其特质 |
(2)T细胞抗原表位和B细胞抗原表位 | ||
(3)交叉反应 | ||
(4)耐受原与变应原 | ||
2.抗原的分类 | (1)完全抗原和半抗原 | |
(2)胸腺依靠性抗原(TD-Ag)和胸腺非依靠性抗原(TI-Ag) | ||
(3)异嗜性抗原、异种抗原、同种异型抗原、自己抗原和独特型抗原 | ||
3.超抗原 | (1)定义 | |
(2)类型 | ||
(3)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| ||
4.佐剂 | (1)定义 | |
(2)类型 | ||
(3)用途机制 | ||
3、免疫器官 | 1.中枢免疫器官 | (1)组成 |
(2)主要功能 | ||
2.外周免疫器官 | (1)组成 | |
(2)主要功能 | ||
4、免疫细胞 | 1.T淋巴细胞 | (1)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 |
(2)TCR复合物的组成 | ||
(3)T淋巴细胞亚群、功能及临床意义 | ||
2.B淋巴细胞 | (1)B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 | |
(2)BCR复合物的组成 | ||
(3)B淋巴细胞亚群、功能及临床意义 | ||
3.自然杀伤(NK)细胞 | (1)NK细胞的表面标志 | |
(2)NK细胞的受体 | ||
(3)NK细胞的功能及临床意义 | ||
4.抗原提呈细胞 | (1)抗原提呈细胞的定义 | |
(2)抗原提呈细胞的类型 | ||
(3)外源性抗原递呈过程 | ||
(4)内源性抗原递呈过程 | ||
(5)抗原的交叉提呈 | ||
5.其他免疫细胞 | (1)单核巨噬细胞 | |
(2)中性粒细胞 | ||
(3)嗜酸性粒细胞 | ||
(4)嗜碱性粒细胞 | ||
(5)肥大细胞 | ||
(6)固有淋巴样细胞 | ||
(7)T细胞 | ||
5、免疫球蛋白 | 1.基本定义 | (1)免疫球蛋白/抗体 |
(2)多克隆与单克隆抗体 | ||
2.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| (1)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| |
(2)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| ||
3.免疫球蛋白的类与型 | (1)免疫球蛋白的类及亚类 | |
(2)免疫球蛋白的型及亚型 | ||
4.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| (1)免疫球蛋白V区的功能 | |
(2)免疫球蛋白C区的功能 | ||
5.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质和功能 | (1)IgG的特质和功能 | |
(2)IgM的特质和功能 | ||
(3)IgA的特质和功能 | ||
(4)IgE的特质和功能 | ||
(5)IgD的特质和功能 | ||
6.抗体的应用 | (1)抗血清(多克隆抗体)的临床应用 | |
(2)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| ||
(3)基因工程抗体与人源化抗体的临床应用 | ||
6、补体系统 | 1.概述 | (1)补体的定义 |
(2)补体系统的组成 | ||
2.补体系统的激活 | (1)经典激活渠道 | |
(2)旁路激活渠道 | ||
(3)凝集素激活渠道 | ||
3.补体激活的调节 | 补体调控分子 | |
4.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| (1)膜攻击复合物的生物学功能 | |
(2)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功能 | ||
5.补体与疾病 | (1)补体与疾病的发生 | |
(2)补体与疾病诊治 | ||
7、细胞因子及受体 | 1.基本定义 |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特质与功能 |
2.细胞因子的类型 | (1)白细胞介素 | |
(2)干扰素 | ||
(3)肿瘤坏死因子 | ||
(4)集落刺激因子 | ||
(5)趋化因子 | ||
(6)其他细胞因子 | ||
3.细胞因子受体 | 基本定义 | |
4.细胞因子的功能 | 定义 | |
5.细胞因子与疾病 | (1)疾病的发生 | |
(2)疾病的诊断 | ||
(3)疾病的治疗 | ||
8、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| 1.白细胞分化抗原 | CD分子的定义及应用 |
(1)黏附分子的类型与功能 | ||
2.黏附分子 | (2)黏附分子缺失与临床疾病 | |
9、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| 1.基本定义 | (1)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|
(2)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(MHC) | ||
2.HLA复合体及其编码产物 | (1)HLA复合体的结构 | |
(2)HLA分子的分类 | ||
(3)HLA基因复合体的遗传特点 | ||
3.HLAⅠ类抗原 | (1)结构 | |
(2)分布 | ||
(3)主要功能 | ||
4.HLAⅡ类抗原 | (1)结构 | |
(2)分布 | ||
(3)主要功能 | ||
5.HLA与临床 | (1)HLA的生理学意义 | |
(2)HLA与疾病的有关性 | ||
(3)HLA与同种器官移植、输血反应的关系 | ||
10、免疫应答 | 1.基本定义 | 免疫应答的种类及特征 |
2.固有免疫应答 | (1)固有免疫辨别的分子机制 | |
(2)固有免疫应答的过程与效应 | ||
(3)固有免疫应答异常与疾病 | ||
3.适应性免疫应答概述 | (1)定义 | |
(2)分类 | ||
4.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| (1)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| |
(2)TI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| ||
(3)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| ||
5.T细胞介导的细胞 | (1)T细胞活化的双辨别、双信号 | |
免疫应答 | (2)Th1细胞的效应 | |
(3)Th2细胞的效应 | ||
(4)Th17细胞的效应 | ||
(5)CTL的效应 | ||
(6)Treg细胞的效应 | ||
十1、黏膜免疫 | 1.概述 | (1)基本定义 |
(2)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 | ||
2.黏膜免疫的功能及应用 | (1)参与食物与肠道菌群免疫耐受 | |
(2)抗感染 | ||
(3)参与超敏反应 | ||
十2、免疫耐受 | 1.概述 | 免疫耐受的定义与分类 |
2.免疫耐受与临床 | (1)打造免疫耐受 | |
(2)打破免疫耐受 | ||
十3、抗感染免疫 | 1.概述 | 感染免疫基本定义 |
2.抗感染免疫的效应机制 | (1)抗感染固有免疫 | |
(2)抗感染适应性免疫 | ||
3.病原体的免疫逃逸机制 | (1)病原体的免疫逃逸机制 | |
十4、超敏反应 | 1.概述 | (1)超敏反应的定义 |
(2)超敏反应的分型 | ||
2.Ⅰ型超敏反应 | (1)Ⅰ型超敏反应的特征 | |
(2)Ⅰ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、变应素和效应细胞 | ||
(3)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| ||
(4)临床容易见到的Ⅰ型超敏反应成人两性疾病 | ||
(5)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| ||
3.Ⅱ型超敏反应 | (1)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| |
(2)临床容易见到的Ⅱ型超敏反应成人两性疾病 | ||
4.Ⅲ型超敏反应 | (1)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| |
(2)临床容易见到的Ⅲ型超敏反应成人两性疾病 | ||
5.Ⅳ型超敏反应 | (1)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| |
(2)临床容易见到的Ⅳ型超敏反应成人两性疾病 | ||
十5、自己免疫和自己免疫成人两性疾病 | 1.概述 | 自己抗原、自己免疫与自己免疫病 |
2.临床容易见到的自己免疫病 | (1)抗体介导的自己免疫病 | |
(2)T细胞介导的自己免疫病 | ||
3.自己免疫成人两性疾病的发生机制 | (1)隐蔽抗原的释放 | |
(2)自己抗原的改变 | ||
(3)分子模拟 | ||
(4)表位扩展 | ||
(5)免疫调节异常 | ||
(6)遗传易感性改变 | ||
4.自己免疫成人两性疾病治疗 | (1)常规治疗 | |
(2)免疫与生物治疗 | ||
十6、免疫缺点病 | 1.概述 | (1)免疫缺点病的定义 |
(2)免疫缺点病的分类 | ||
2.原发性免疫缺点病 | (1)B细胞缺点有关疾病 | |
(2)T细胞缺点有关疾病 | ||
(3)联合免疫缺点病 | ||
(4)吞噬细胞缺点有关疾病 | ||
(5)补体系统缺点有关疾病 | ||
(1)获得性免疫缺点综合征 | ||
3.获得性免疫缺点病 | (2)其他获得性免疫缺点病 | |
十7、肿瘤免疫 | 1.肿瘤抗原 | (1)肿瘤抗原的定义 |
(2)肿瘤抗原的分类 | ||
2.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 | (1)抗肿瘤固有免疫 | |
(2)抗肿瘤适应性免疫 | ||
3.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| (1)下调抗原表达 | |
(2)上调免疫抑制性因子 | ||
(3)诱导免疫抑制性细胞 | ||
4.肿瘤的免疫防治 | (1)肿瘤的免疫预防 | |
(2)肿瘤的免疫治疗 | ||
十8、移植免疫 | 1.基本定义 | (1)自体移植、同种异基因移植、异种移植 |
(2)宿主抗移植物反应、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| ||
2.同种移植排斥反应 | (1)种类 | |
(2)机制 | ||
3.抗移植排斥临床方案 | (1)组织配型 | |
(2)免疫抑制 | ||
(3)诱导耐受 | ||
1.抗原-抗体反应有关测试技术 | (1)血凝抑制 | |
(2)免疫荧光 | ||
(3)放射免疫 | ||
(4)酶免疫(ELISA) | ||
(5)免疫组化 | ||
(6)免疫沉淀 | ||
(7)免疫印迹 | ||
3.免疫细胞的测试技术 | (1)流式细胞术 | |
(2)增殖试验 | ||
(3)细胞毒试验 | ||
(4)细胞凋亡测试 | ||
(5)细胞因子的生物活性测试 | ||
二10、免疫学防治 | 1.免疫预防 | (1)人工主动免疫(预防性疫苗) |
(2)人工被动免疫 | ||
(3)国内儿童计划免疫常用疫苗及程序 | ||
2.免疫治疗 | (1)基于抗体的治疗方案 | |
(2)细胞免疫治疗 | ||
(3)细胞因子治疗 | ||
(4)免疫增强与抑制方案 |
2024年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怎么样进行自学?
2024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报名时间是什么时间?
备考小提示:
备考临床助理医师考试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: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的同时还需要依据不一样的科目特征,结合我们的实质,运用多种办法进行记忆。可以抓住要点的特点,展开联想,针对这个要点进行记忆。
医考为各位考生推出《从菜鸟学医师-临床》和《临床医师面授辅导课程》,请持续关注医考网临床执业/助理医师考试频道!